今天是: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文章搜索:
会员名称: 您的密码:
专家称风能太阳能第一轮投资高潮已经过去
2010年11月12日 10:51  智信中国低碳投资  www.chineselowcarbon.com  来源:中国环境投资网

   环境投资自2005年以来在国内逐渐升温,尤其近两年几乎成为任何投资基金都在热议和关注的重点业务领域,可以用炙手可热来形容毫不过分。但除新能源以外,环境领域并没有相对集中的成功案例出现。这是行业市场发展的问题?是企业成熟度不够的问题?还是投资基金判断的角度问题?为此,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的理事长王世汶博士,王博士在环境产业和投资领域有长达二十年的积累,辅导和培育了多家成功的环境企业及重大投资项目,参与制定了国家环境产业发展的诸多规划和制度政策建设。

  记者:环境投资这几年非常热闹,但就这三年的统计研究来看,似乎除了新能源领域以外,大家对于环境产业的投资似乎更多地表现为“外热内冷”,好的成长性企业和好的投资案例都不是很多,您对此有什么样的评价和看法?

  王世汶:环境产业的发展也好,环境领域的投资也好,其本质都是一种商业逻辑,所以我们就必须用商业的核心价值去判断和进行分析。虽然经过的几十年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环境市场基本上还是一个政策市场,或者说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市场。也就是说不论是直接或者间接,这个市场的最终买单人基本上都是政府和企业,而非个体消费者,既然是政府买单,那么在目前的制度背景和机制格局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这个市场就具有相当大的支配权,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给谁做不给谁做,这里面有太多复杂的影响。即使是排放污染的生产企业,那么政府对其排污的管制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企业解决污染的决心和投入程度,某种程度上说政府依然影响和控制着这样的企业污染治理市场。既然政府可以影响和左右整个的环境市场,那么由于地方政府各种利益的考虑,这个市场就无法成为充分竞争的市场,那么在一个不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要诞生成长性良好或者说是优秀的企业,则要求这个企业具备各个方面的优秀“基因”和具有整合各种资源的能量。前几年太阳能领域为什么能冒出那么多“上市”的公司?关键是这个太阳能的市场在国外而不是国内,而国外的对太阳能组件的需求是严格意义上“市场经济”,谁的东西性价比好,就买谁的产品,而很少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符合这个市场需求的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就大受欢迎,一时间中国的太阳能企业大干快上,热血沸腾。但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的太阳能行业是对外“绿”,但对内“黑”,把优质的太阳能利用材料和组件贡献给了国外,而国内留下来的实际上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制造业。同时你可以再看看国内的风能市场的竞争格局就可以非常清楚,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往往培育出什么样的企业。

  那么是不是我们没有很好的市场环境就不会有值得培育的企业呢?其实也不是,因为环境这个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是各种势力分割下的局部市场也足以支撑起多个企业的高速成长。依我看中国的环境市场也就才刚刚起步,就连我们举全国几十年之力,做的最好的市政污水处理市场,到目前为止也仅仅还是个半拉子工程,水的处理设施建了很多,仅大中型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运营了2600多个,可这些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污泥的胡乱处置使得费神费力“浓缩”出来的污染物又重新循环回到自然界中,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产业链怪圈。仅污泥处理这一项,中国又有多大的市场呢?几千亿也不止,所以因为中国的环境市场太大了,总是会有不少优质的企业具备了良好的生长基因而具备脱颖而出的潜质,所以在了解和理解这个市场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多的优秀企业值得关注和期待的。中国的环境市场是和我们国家的改革大局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用看待中国改革进程的眼光去观察这个市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市场环境的进一步改善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当然有时候这种积累到了一定的时期一定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增长,比如即将到来的“十二五”就是值得我们期待的,这也会成为环境企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和背景。

  记者:通过我们与各类基金公司的密切合作,了解到很多基金都反映投资环境产业很艰难,需要了解的东西太多,而且由于各种因素掺杂其中,水很深,看不清楚,算不明白,那么如何去发现优秀的企业呢?有没有总体概念上的规则可以把握?

  王世汶:环境领域中的投资的确比较难,它不象TMT那样有国外的榜样,也不象消费类那样有很好的可观察性,环境领域的投资除了要看团队外,更要涉及政策、技术、市场变化等等因素。所以必须要对这个市场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从我接触过的大量的投资基金来看,其实他们对这个产业的研究和深入理解还是非常不够的,大多数仅仅是把环境产业当成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新领域在进行关注,尽管很多基金也做了一些行业了解,买了各种报告来读,其实深入地交流下去你会发现他们对环境产业当中很多的核心点和脉络还是缺乏掌控。其实这需要下很多的功夫,也需要有更超越和有前瞻性的眼光。功夫下的不到家,自然下手的时候就缺乏判断力,我们一些基金其实还不如一些外国公司对国内的环境产业理解深刻,你可以看看最近日本一些大的财团在中国环境市场,特别是水务投资市场上的表现,他们其实还是蛮有战略眼光的。

  举两个例子吧,在国内这些活跃的投资基金中,我对两个基金比较欣赏,一个是综合性投资基金,红杉资本。你可以看到,红杉资本总是能在发掘新的产业点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成功我个人认为来源于对中国经济特质的一种本质上的把控,给人一种脉络和着眼点上很“优美”的感觉,落子之处,点铁成金;还有一个就是专业的基金,青云创投,其实这两家基金往往给人一种内在共同的感觉,就是青云创投恰如红杉资本能在所有产业中很好地把握利基点一样,青云创投则能在整个的环境产业链条中发现或者说挖掘出不同的局部价值基因,那种适度的超前性和多角度的眼光同样让人有一种“欣慰”的质感。我曾和青云创投的创始人叶东先生有过很多次深入的交流,如果说太多的投资基金在投资环境产业时让人感到“肌肉紧绷”的话,叶东先生则能给我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缓和大气之感。他从2001年率先开辟在国内的环境领域的投资,一直保持着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和探路者。但在目前已经甚为喧闹和热炒的环境领域的投资中,我依然能感触到叶东先生及其团队前瞻的触角和不同一般的思维判断,这种对整个行业的开放和跳跃式的思考常常让我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愉悦。说小了这是他们多年修炼的结果,说大点是他们对环境产业提炼出了一种本质上的把控。他提出的“利成于益”的团队座右铭虽然有一种体现所有商业价值的包揽,但我认为这种企业文化熏染下的团队理念对于一种开创式的投资具有特别的深层次的意义。我曾经说过,一个企业的文化其实就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一定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结果,这是套话,但又绝对是“道理”。其实我觉得很多各种心态的基金不妨仔细地研究一下红杉资本,研究一下青云创投,不仅仅是研究他们成功的案例,更要深入思量一下这些案例之所以诞生在他们手上的内在原因。

  回到你的问题,环境产业的投资的确是复杂的,“十二五”的环保市场和“十一五”相比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如何以不变应万变,大家都需要学习,都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作为投资基金如果你注定要在环境产业上下注的话,那么你的收益绝对和你在调查研究上下的功夫成正相关,这话丝毫不为过。

   记者:除了对环境产业宏观的把握外,您能不能给大家投资这个产业提供一点具体的指导。

  王世汶:环境产业实在是包括了太广阔的领域,这个领域中的不同分支其实都有不同的市场特征和价值储备。环境产业在不同的阶段投资的回报价值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十年来,也就是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在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改善的压力机制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从业于环保的中小企业的日子明显比以前好过,尤其是“十一五”末这两年更是如此。相信在“十二五”期间,3万多亿国家的财政投入一定会给环境产业带来一个更新更大的平台。我们的环境企业,在经过“细水长流”积累成长的过程之后,在一个突然放大的平台上一定会有很多令人惊喜的表现,而且这些企业都在努力实现着业务模式的转型和商业模式的更新,可以说每个环境产业的多个分支在下一个十年都会出现一批特别优质的企业,而我想“十二五”期间也会是环境领域投资的金色的清晨,其他行业的第一批积累的成熟果实已经被摘的差不多了,而环境产业才刚刚开始。我们前几天就特别成功地辅导了一个新的水处理公司的融资案例,这个案子得到了几乎国内顶尖投资基金的一致追捧,一个传统环境分支市场中商业模式的创新,让所有的一线基金都体会到了环境产业中还有多么宽广的“蓝海”可以去期待。

    如果要我给投资基金一点建议的话,那么如果你不具备青云创投那种广阔的视野和价值判断,你还是要整个环境产业中选择几条具有特别爆发潜力的分支领域去深耕细作,真正吃透这个领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领域,你才具备真正的前瞻性判断能力,而不是跟风做“疯投”、“疯抢”中的一份子,你也才会更有敏捷的眼光扑捉到即将腾飞的“黑马”。未来几年,环境产业中的投资机会大多数还会是VC阶段,甚至是一部分天使的一些机会,但这就会真正考验你的眼光和能力了。

  如果说这个领域中有什么投资诀窍的话,我认为广阔的行业人脉是非常好的捷径,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往往是业内人先感觉和触摸到的,而且这个领域的复杂性也往往需要你在人脉方面具备更深的“涉水”能力。

  我认为整个环境产业正处在即将开始的升级转型中,而这种机会本身就蕴含了非常多的机遇,转型中的企业加上高成长的市场不愁没有好的投资机会。

   记者:环境产业您上面说了非常大的程度上受政策的影响,那么有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机会呢?比如民用环保产品和服务,这个领域有很好的机会么?

  王世汶:其实中国有着几乎是无限大的民用环保消费市场,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喝的水,还有令全国人民都谈虎色变的各种食品污染,无一不是百姓的心头大患,可以说这个市场几乎广阔到没有天花板的。中国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是提高,这个市场就越发地快速成长。前几天,我知道青云创投又投资了一家上海的有机食品企业,其实这个领域我一直认为未来有很好的卖点,而且早些年我自己也投资过类似的企业。因为毕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城市人口愿意也能够为了自己的健康多支付一点成本。有人说保证食品安全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不用更多地去讨论这一责任的归属,现实是我们当下的食品安全实在不敢让人恭维,这个我想全国人民已经不需要再进行血腥的教育了,关键的出路是如何真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甚至可以说如何去真正地解决其中的一小部分问题,市场有多大,根本都不用脑子去想。但这个市场的关键要素是你如何取得百姓的信任,就是人家怎么就能相信你的企业生产的有机也好,绿色也罢是货真价实的,因为我们身边那些光芒四射的明星企业都在骗人,害人,而你怎么就能值得大家信任?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的商业文明和商业道德让百姓不敢往好处想。如果一个企业真正能让消费者相信你的产品物有所值,那么这样的企业想不高增长都困难。但往往这种取信的过程是艰难和漫长的,而且如何从满地乱跑的李鬼中让人识别出你的李逵真面目实在是个考验企业实力和耐心的过程,目前具备这样能力的企业还不是太多。

  民用环保产业和服务其实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投资界目前关注的健康产业往往是落脚于看病或诊断过程,其实健康产业最重要的是如何让人不得病,保健品产业已经让国人给毁了,体育健身也没有成了大气候,无害或安全的食品是个好方向,但我一直最担心的是进入这个领域企业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底线,这是这个领域能否长大的最大障碍。

  记者:对于新能源和节能领域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过去的五年新能源毕竟是最辉煌的环境投资领域。

  王世汶:我认为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第一轮的投资高潮已经过去,太阳能今后的发展主要要看国内的应用市场能否快速兴起,而风能的发展则与电网和储能性能的改善密切相关。生物质能主要是成本控制和如何能因地制宜。下一个阶段我认为中国的清洁能源领域最大的市场应该在煤的清洁化应用领域,因为煤在可以预见的时间段内依然是国内最主要的一次能源,而如何改善煤应用过程中对污染的排放是清洁能源的关键所在,当然这里面是不是有大量的股权投资,特别是VC阶段的投资机会目前还不好说。  

  节能其实是中国应该特别给予重视的领域,节约下来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这是非常正确的理念,但国内的节能领域一是要解决技术问题,要让节能真正变成个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不是谁都能凑合弄几下子的工作;二是要解决市场机制问题,克服传统能源供应行业中的利益输送机制,真正让节能变得有“公利”而不是“私利”可图,但节能要在国内上一个台阶还是有非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这需要很多传统行业的革新和改造,需要真正的技术。

    记者:谢谢王博士今天给我们的解读,希望以后能继续就具体的环境投资领域再向您请教。

  王世汶:我也非常高兴能与广大投资界的朋友探讨环境投资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环境投资在整个投资领域中是最有长期利好的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范围将会不断延伸和扩大。


 

www.chineselowcarbon.com  Copyright @ 2009-2010   
智信中国低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低碳股票 低碳投资

 

 

 

 


网站设计维护:深圳网页设计

 
河北木塑推荐:河北木塑

  北京出租车网站:北京出租车票

北京餐饮住宿票网站:北京餐饮住宿票

泉州装修设计:石狮装修设计

硅石 石英石:亿鑫矿业

石家庄交通设施:石家庄交通设施